最近关于开题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,我对论文的想法是尽量锻炼自己的工程能力,将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东西都利用了,个人感觉这才叫工程硕士。而实习单位的老师就是一定要跟单位方向结合,要有创新。观念上有冲突,很难开题。
有人会说,还是做一些特别有研究方向的吧,这样才有意义。其实要是想有意义,工作之后有的是机会,从事的工作都是特别有用的,面向的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千万的用户,哪个不比所谓的科研项目有意义,这才几个用户,才能服务多少人?大学之所以能称为象牙塔,就是自由!工作之后是螺丝钉,技术面被大大限制(虽然深度有所加深,但技术广度往往对技术深度提升有很大帮助)。而在学校,没有任何限制,肆意发挥,想学什么就学什么,想用什么技术就用什么技术(这里不是指就可以不考虑代码的专业性,代码还是越接近工业级越好),允许你去尝试去试错,这样才能在工作后游刃有余。这就是为什么要在综合实践 JoyCar 中做那么多平台,从 STM32 无 OS 到 ARM+Linux,从 Framebuffer 到 Qt 到 iOS。在学校,一定要去做那些工作之后没时间、没精力、没条件做的东西,学校一旦毕业就很难再回去,这才是在学校需要好好珍惜的东西!
有人会说,研究生,就一定要在某个方向上有很深的积累,这样才有竞争力。我一开始也是这样认为的,一定要有个研究方向。可我后来发现我理解错了,方向不一定指研究方向。是,在图像处理、安全等有很深的积累,确实非常有竞争力,可我是工程硕士,跟学术硕士比这点有先天的差距,他们天天读 paper,接触的是最前沿,我即使追赶也比较难追赶上,即使追赶上也很难拉开差距。后来我想通了,我在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上更深入一点点、积累多一点点、对课程知识多掌握一点点,这些一点点汇总起来,是不是也是种竞争力呢?而且我相信这种竞争力不简简单单是 1 + 1 = 2 的效果,而是能够互相影响互相强化的。强化这种竞争力,很乐而不为?
总之,我对自己工程硕士一直有个要求,就是:夯实基础、加强动手能力。但一直以来这个要求很抽象,很难具体表述出来,直到今天看到一个博客上 About Me 的说明,特别有感触:
I Can Bring Ideas Into Reality!